首页>>抗战党史专题>>中共组织
中共柳州地方组织

一、中共柳州支部

(1937.7~1941.3)

    

  中共柳州支部于1937年3月重建,属中共广西省工委领导,1937年7月至1940年8月属桂林特支领导,后仍属省工委。1937年9月,支部书记陶保桓被捕,英勇就义。为保存党的力量,部分党员外撤。其后,由于学生党员因毕业离校、一些党员参军抗日、一些党员因工作调动转移,留下来的少数党员各自为战,坚持斗争。1940年10月后,省工委加强对柳州支部的领导,党的组织重新活跃起来。支部驻地先后设在广西省立柳州中学和国民党柳州伤兵之友社(今中山东路城中公安分局)。1941年3月,支部撤销。 

     书   记    陶保桓(广西融水,1937.7~1937.9,烈士) 

               粟  稔(广西贺县,1937.9~1938.9) 

               龙德洽(壮族,广西武宣,1938.10~1939.6) 

               路  璠(广西融水,1939.7~1940.9未到职) 

               温  靖(广西陆川,1940.10~1941.3) 

              (温静宇) 

    

二、中共柳州支部

(1938.3~1939.12)

    

  1938年3月,中共广西省工委委员陈岸到柳州巡视工作,将省工委单线联系的4个党员组成支部,任潘兆昌为书记,该支部不与1937年重建的柳州支部发生组织关系,直属陈岸领导。1939年底,陈岸赴延安,遂撤销这个支部,其党员由温靖领导的柳州支部接收。支部驻地设在东台路柳州公立医院(现柳州行署大院)。 

     书   记    潘兆昌(广西北流,1938.3~1939.12) 

    

三、中共柳州市委员会

(1941.3~1942.7)

  1941年3月,中共广西省工委撤销中共柳州支部,建立中共柳州市委员会,负责领导柳州市区(原柳江县城区)及邻近各县的党组织。市委下辖4个支部,先后共有党员五十人。为了便于隐蔽,市委将来自广西学生军的党员与原柳州支部的党员划开,原学生军的党员统一由市委委员、原学生军党组织负责人杨烈(莫朗)领导,不与原地方党员发生横的关系。市委驻地广西省立柳州中学。1942年广西发生反共的“七九”事件后,省工委撤销中共柳州市委建制,下辖党组织一并撤销。 

    

   (一)中共柳州市委领导机构

      书    记  路  璠 (广西融水,1941.3~1942.7) 

      组织委员  杨  烈 (广西融安,1941.6~1942.7) 

      宣传委员  李文浩 (广东中山,1941.3~1942.7) 

    

   (二)中共柳州市委下辖组织

  1.中共柳州中学支部(1941.3~1942.7) 

  1941年3月,中共柳州市委在广西省立柳州中学成立后,即在该校建立党支部,由市委书记路璠(柳中教师)兼任书记,下设两个党小组,党员13人,主要是在校学生。1942年7月支部撤销。 

      书    记  路  璠(兼,广西融水,1941.3~1942.7) 

    

  2.中共柳州日报社支部(1941.3~1942.7) 

  1941年3月,中共柳州市委将隐蔽在国民党办的柳州日报社当编辑、记者的6个党员,组成支部,由在该报工作的市委宣传委员李文浩兼任书记。1942年7月撤销。 

      书    记  李文浩(兼,广东中山,1941.3~1941.6) 

                谢文思(广东,1941.6~1942.3) 

    

  3、中共柳江县合作人员支部(1941.10~1942.7) 

  1941年10月,从国民党广西省合作人员训练班结业后,分配到柳江县政府合作指导室工作的原广西学生军中共党员7人,与分配到榴江县(鹿寨)的两名党员(合作人员),联合组成合作人员支部,下设两个党小组,由市委组织委员杨烈直接领导。支部驻地设在柳江县政府合作指导室。党员以“开展农村合作社”的职业为掩护,长期深入农村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这个支部的大多数党员,后来成为中共柳州县委的主要骨干。该支部于1942年7月撤销。 

      书    记  熊元清(广西武宣,1941.10~1942.7) 

    

  4、中共柳城县支部(1941.12~1943.1) 

  1941年12月,中共柳州市委将在柳城县活动的4名党员组成支部,驻地凤山镇。其后,发展了两名党员。党员分布在丰山、东泉、沙埔等乡镇,以合作人员及教师身份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2年“七九”事件后,该支部未接到撤销通知,仍然坚持活动。1942年12月,党员陶保宁被国民党政府逮捕。翌年1月,党员韦世刚、侯骏驹(侯信)因身份暴露撤退,其他党员亦撤走,支部解散。 

      书    记  韦世刚(韦天强) (壮族,广西武宣,1941.12~1943.1) 

 

四、中共柳州特派员

(1942.7~1942.9)

  1942年“七九”事件发生后,中共广西省工委撤销中共柳州市委,任吴赞之为中共柳州特派员,领导原市委辖属的党员。吴赞之以三民主义青年团柳江分团部书记长身份掩护工作,因暴露,于9月撤退。省工委遂撤销特派员制。 

      特派员  吴赞之(广西融安,1942.7~1942.9) 

 

五、中共柳州县委员会

(1942.9~1945.8)

  1942年9月,中共广西省工委建立中共柳州县委,领导原特派员辖属的党员。县委不设基层领导,实行单线联系、个别领导。党员主要分布在市区、柳江县、柳城县、榴江县(鹿寨县)等地,多数党员是国民党政府的合作指导室工作人员,部分党员是在校学生和国民党军政机关中的职员。县委驻地先后设在今柳新路38号和解放北路33号。1943年9月,县委书记熊元清因暴露撤退,省工委任胡习恒为书记。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柳州城乡被日军占领期间,县委按照省工委的指示,在柳州附近各县农村,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日本投降后,返回市区恢复组织活动。 

      书    记   熊元清(壮族,广西武宣,1942.9~1943.9) 

                 胡习恒(广西来宾,1943.9~1945.8)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版权声明|招聘信息|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共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技术支持: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