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史园地
【清明缅怀革命先烈】折骨捐躯为人民——记陶保桓烈士
2020-04-30 10:01:00

 

    在中共广西地方史中,有一位党龄虽然较短但知名度颇高、影响很大的优秀党员,他就是陶保桓烈士。陶保桓193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9月牺牲,党龄仅14个月。但他在广西反托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发展的一批党员后来成为广西革命斗争的骨干。他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虽然很快就陨落,却在广西党史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陶保桓,原名陶保康,1910年10月生于广西融县(今融水县)融水乡罗龙村高沙屯的一户农民家中。父早亡,靠母农耕养育。16岁到县立小学读书。当时正值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陶保桓认识到要改变中国之命运,必须奋发图强。因此,他十分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就在这一年的秋天,他参加了中共党员张胆组织的融县“革命青年社”,积极投入打倒军阀与列强的活动,参加农民运动的宣传。1928年春,陶保桓高小毕业后,考入桂林三中读书,对社会认识逐步扩大,立志要为国家做大事,开始接受“教育救国”的思想。1931年春,由于无力升学,他回到家乡融县的浮石小学教书。翌年秋又转到了母校县立小学教书,继续寻找救国之路。

 

    1933年秋,设在桂林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广西师专)招收第二届新生。陶保桓得知这间学校是当时广西最高学府,有许多名人学者在校任教,他于是产生了进该校探求新知识、寻找个人与民族出路的想法。但是,广西师专规定要具有高中毕业学历的人才能报考,陶保桓没有这个资格,便借用堂兄保恒的毕业证书,把“恒”字改为“桓”字,拿去报考。由于他平时勤奋好学,一考便中,就由原名陶保康改名陶保桓进入了广西师专读书。广西师专由中共党员杨东莼任校长,聘请了朱克靖(当时化名朱笃一)、薛暮桥等党员到学校任教。陶保桓进校后,受到杨东莼、朱克靖、薛暮桥等人的教育,舍弃了“教育救国”思想,坚信马列主义,立志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1934年间,他和同学路伟良(后改名杨江)两次结伴深入桂黔边山区,进行少数民族生活调查,进一步接触群众,了解社会,初步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

    在中共党员、教师杨潮的指导下,他与进步学生组织成立了“反帝反法西斯大同盟”,融县的“反帝反法西斯大同盟”也是在他的指导下组织起来的。1936年夏,桂系与蒋介石的矛盾加深,遂与粤系陈济棠联合发动了抗日反蒋的“六一运动”。桂系当局为争取群众的支持,下令全省大中学生都停课到群众中去宣传抗日反蒋。他们为了隔离进步学生,孤立学生领袖,特意把陶保桓分到十五军政治部主任郭任吾手下,到湘桂边境一带工作。陶保桓将计就计,团结进步学生,在群众中开展抗日宣传;并从中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转变工作,为后来开展桂林学生运动打下基础。

 

 

    1936年7月,桂系因陈济棠垮台,撤兵回广西。陶保桓来到南宁,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中国共产党组织,由中共邕宁县委成员刘敦安介绍加入了共产党。随后,受中共广西省工委的指派回桂林建立党组织。由于广西师专的影响和他自己的宣传组织,很快发展了一批党员,于1936年9月建立了中共桂林支部,陶保桓任支部书记。同年12月,广西省工委批准建立中共桂林县委,调来徐敬伍任书记,陶保桓任组织委员并兼任青年工作。不到半年时间,陶保桓在桂林便发展了莫一凡、梁林、张华、覃桂荣、陈贞娴(女)、杨富凡、陶保恒等十几位同志入党。他特别关心山区的建党工作,当年冬天,他通过组织派张华到融县发展党员,建立融县第一个党支部,为柳北地下党的建立与发展做了奠基工作。他对家乡的亲属兄弟也做了许多思想教育工作,影响深远。后来柳北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武装斗争和解放战争时,他家的村子成为革命武装斗争的基地,受他影响很深的陶继唐(陶三公)全家投入了革命斗争,陶保桓的许多亲属也成了革命斗争的骨干或烈士。

 

    1937年3月,陶保桓的政治身份在桂林暴露,中共广西省工委调他到柳州负责重建中共柳州支部,并任支部书记。陶保桓到柳州后,以柳州中学教师身份为掩护进行活动。为了清除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障碍,陶保桓组织进步师生利用课堂、墙报和个别谈话等方式,揭露和批判托派教师胡兰成歪曲中国革命性质与破坏抗日救国的谬论,从而团结了大批进步和中间的师生。陶保桓还特别注意在反托斗争中发展党的力量,他经过半年的考察培养工作,在柳州中学发展了教师路璋、校工陈武和学生邱如仑(丘行)、练美德(练以明)、韦廷安、王璇、凌树棠入党,在沙塘的广西农学院农业技术人员训练班发展了学生陆明才、赖志廉、牟一琳、杨思明等人入党。中共柳州支部在抗战爆发前共有党员11人。

 

    陶保桓在桂林、柳州等地忘我地工作,进行频繁的社会活动,像一支革命的火炬,引导许多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桂系当局既恨又怕,视陶保桓为危险人物,决定对他下毒手。1937年8月31日,特务在柳州秘密逮捕了陶保桓。数天后押往桂林,囚禁于警备司令部。在监狱里,敌人妄想从陶保桓口中掏出我党的秘密,使用了各种酷刑,他的左臂骨被打断,十个指头尽被刺烂,但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敌人一无所获,恼羞成怒,便于1937年9月17日早晨将陶保桓杀害于桂林南门外,时年陶保桓仅27岁。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1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