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王泉基
党史工作具有资政的社会功能。资政,就是为执政者提供定国安邦的历史借鉴。以史资政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关键在于为谁资政。党史资政,就是通过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服务、为加强党的建设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党史资政尤为重要,党史工作者责无旁贷地要强化党史资政功能,为各级党政领导及全社会提供资政与服务。只有这样,党史工作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今年恰逢建党九十周年,党的历史经历了九十年风雨,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为现实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这些经验正需要党史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得党史资政的功能更加丰满,为各级党委部门和领导提供强大的支持。下面将对对党史资政功能进行多个角度研究论述,从不同的深度和广度剖析现今党史资政功能的发挥,以达到深入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的目的。
一、 党史资政功能的类型
党史资政功能,党史系统内部外部的说法,按照不同的视角、研究方法以及作用效果等都有不同的划分。党史资政功能的研究类型,可以从题材基本性质、项目重要程度、成果表现形式等多重视角分析。现对其中一些较有代表性的类型进行阐述。
(一)从研究类型分
1、存史类资政功能
党史研究中的存史类资政,即重在通过记录、保存和编研党的历史资料,以期引起阅读者的思考,并影响其行为方式。存史类资政在我们党史工作部门的日常工作职责中较为普遍,是“日常工作”,往往体现为各个层次的党史基本著作或者其他党史材料的征编、编纂和出版。结合到本市,如我室每月出版一期《柳州市大事摘编》,图文并茂,是党史资料征编的重要阵地,为存史类资政奠定良好的基础。此类的资政功能含义比较宽泛,在目前党史研究系统总体开展得比较普遍和有影响力,但是这种类型的资政功能,其宣教成分大于借鉴成分,因此“育人”功能明显而“资政”功能较弱。
2、宣教类资政功能
党史研究中的宣教类资政功能,重在通过宣讲党史经验、普及党史知识、讲述党史事件、介绍党史人物、开展党史纪念活动等,彰显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主线”和“主流”,引导干部群众借鉴历史经验、振奋工作精神和积极执行政策。这一类的资政功能,需要研究者对本专业和干部群众的基本需求有起码的了解和感知,针对不同的需求或者不同时期的主题进行宣教。结合本室的工作,例如,从2011年3月初柳州市第一期党史学习班开班以来,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对本市的领导干部及入党积极分子合计一千多人进行了党史二卷的宣讲;配合多种形式在电视等各种媒体上开展党史宣教活动,在宣教类的资政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比较类资政功能
党史的比较类资政功能,体现在重在通过对党委不同时期正反经验的对比分析,对不同政党资政实践的比较剖析,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供领导及各级干部参阅。如对各个时期党委的战略决策的各种专题研究,从历史事件的正反两方面进行总结,得出经验教训,供各级领导干部参考。结合到柳州市,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出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柳州市党史专题研究集》以及《柳州市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资料集》(一、二)等书籍,收录了柳州市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以及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的成果,对不同时期的各项革命斗争以及建设事业的实践经验总结,对柳州市的建设发展进行规律性提炼,供柳州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此类资政功能的实现,需要研究者在历史知识水平、社会科学功底、现行方针政策甚至经济学等方面,乃至在对领导层关心关注问题的感性认识方面都要很快进入到一个新领域的能力,对从事深入研究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对于一般党史研究者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境界。
4、资讯类资政功能
党史的资讯类资政功能,通过对正在实践或已经过一段实践的某一重大政策、事件、项目等,作出回顾性分析乃至前瞻性建议,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此类资政通俗地说,就是专题为领导提供服务。如本室2005年出版的《重铸辉煌——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探索与实践》一书,认真总结了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做法和经验,为再造一个工业柳州做好了宣传和服务,力求为再造一个工业柳州提供指导,注重实践上的指导性,并力求理论指导实践,全面推动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各项政策、措施和任务的落实。
此类资政功能含义比较狭窄,且目前平台创建较少、对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相对来说,困难较大、成果少,影响力小,致使在一定的程度上,外部人对党史部门地位作用认可度还不高的主要症结。
一般来说,后两种类型资政功能体现形式更加明显,但是却是目前党史部门的相对弱项。新时期,党史部门在不断提高前两种资政功能的水平的同时,更应该下功夫提高比较类、资讯类资政功能的能力和水平。
(二)从资政程度分
1、直接资政
直接资政功能,体现在主要是针对正在实践的某一重大政策、事件、项目等作出建议、意见或者为党委、政府作出直接性的决策参考等方面。此类资政包括上文所提到的比较类资政功能以及资讯类资政功能的相关内容。例如2009年柳州市政协办公室《社情民意》第三期中有部分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新建柳州市解放纪念碑的建议”,我室接到市政府办公室的要求我们拿出意见的通知后,立刻行动起来,经走访有关知情者、查阅档案文献材料,作出《关于新建柳州市革命烈士纪念碑的方案》,方案中包括对新的纪念碑址的选择,新建碑的内容以及对原“‘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军阵亡将士纪念塔’予以修缮恢复”的回复,认为修缮恢复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军阵亡将士纪念塔不妥,并还做了《关于“对原‘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军阵亡将士纪念塔’予以修缮恢复”的意见》的相关工作。此次《方案》的意见,对市政府的相关工作起到了直接的资政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2、间接资政
间接资政功能的体现比较宽泛,比较丰富,大部分党史工作任务都可以涵括在内,并可以开拓出较宽阔的发展思维空间。包括用党史征编工作、党史宣传教育等研究工作。间接资政的功能与育人功能经常相互交合在一起。
(三)从党史工作业务分
1、党史著作资政
党史著作资政主要体现在以长期的党史研究为基础,通过征编、出版著作的形式反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光辉业绩,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汲取党的历史教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各级党史部门编纂出版的党史基本著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群众学习党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第二卷真是党史著作资政的最重要的代表作。
2、党史专题资政
党史专题资政主要通过对在历史和现实问题上有重大影响的党史专题的研究,得出正确的看法和结论,为当前党委、政府的决策做出参考。通过对某些时期的特殊事件等问题的历史材料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达到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最终得到真理的目的。结合到本市,我室出版的各种党史专题集,如《柳州市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资料集》(一、二)等,是此类专题的代表作。
3、党史论文资政
党史论文资政主要通过站在不同的角度和时代背景中,围绕党和国家的重点,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时代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新的题目,以史鉴今或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治国安邦的能力。例如科学总结党在农村工作的历史过程,总结其丰富的历史经验,就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4、党史资料资政
党史资料资政主要体现在对新解密的历史档案资料、新发现的党的历史资料、新挖掘出来的历史资料的巨大价值的充分利用上。对于地方党史来说,党史资料的资政主要体现在对一些现实的问题或者症结,可以从历史资料中追根溯源,弄清楚来龙去脉,以期达到解决的目标。
5、党史文献资政
党史文献一般包括有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具有一定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具体到柳州市来说,本室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柳州市历次代表大会简介》就是此类文献资政的具体实现。
6、党史宣传资政
党史宣传资政与党史宣传教育密不可分。新时期的党史宣传资政还更侧重于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方法,大力宣传党在新的建设阶段的方针、政策、战略路线等。并且与党的历史、党的经验教训、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宣传教育相辅相成,可以更加深入人心,达到更加好的效果。结合到柳州市,我室同志经常到农村、社区、学校及各个单位进行党史教育宣传,给他们解读中央文件精神、传达市委中心工作精神,讲述柳州地方党史,解读党史著作等,使得党史宣传资政的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二、党史发挥资政功能的思考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凝聚着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辉煌历史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作为党史人,要充分发挥党史工作资政功能的优势,为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大局服务。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强化党史工作的资政功能,更好地为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下面分几个方面作出分析。
(一) 加强党史资料征集、整理,奠定开展资政研究的基础。
党史资料是党的历史活动的一个个细胞,也是历史过程的载体,研究和总结党的历史就需要大量的第一手历史资料。加强党史资料的征集、整理,抢救性地整理一些不易保存或者正在消失的党史材料,是开展党史研究的基础,也是党史资政研究的基础。
现阶段,特别是要加强对一些年事已高的老革命、老领导和一些重大决策、重大事件的亲力亲为或见证人口述历史资料的征集,以了解历史事件或者决策的背景和过程,对历史事件的材料做到从各个方面都尽可能全面,降低遗漏;还要求我们要注意对权威统计数据的收集,以利于在研究过程中进行比较,更好地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还要注意对一些典型人物和事例的收集,增强研究的深度、可信度和生动性。此外,在研究过程中,还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地方党史资料的收集。
(二) 加强党史资政服务的针对性。
党史的资政服务要提高针对性,必须有对国情党情市情民情的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了解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现实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作为研究方向。
首先,要对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重要文件进行认真学习,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市委重要会议的精神,吃透文件精神和会议精神。对于地方党史研究来说,特别是要重点把握当前本市市委市政府最关注的问题、意图和思路,积极主动加强与市委办公室、政策研究室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了解和把握市委重大决策的思路,才能抓住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进行研究和总结,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决策服务。如柳州的“柳州制造”到“柳州智造”的战略举措,党史工作者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对不同时期柳州发展的不同历史背景、指导思想及实施步骤进行分析研究,有许多经验教训可以直接为目前的决策提供服务,可以使决策的制定更加符合实际,执行起来也少走弯路。
其次,要提高政治研究的敏感性,主动抓住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和总结。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凸现出很多社会热点,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些热点影响大,涉及面广,往往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并且已经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急需拿出对策的主要问题。如现在关系到老百姓安危的社会治安工作,可以从建国以来,党领导的剿匪肃特、镇压反革命、取缔反动会道门、禁烟禁毒,以及1979年以来几次严打斗争等实践中进行研究,总结经验。这些经验和做法,对于当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在这些热点问题上,党史部门如能通过对党的历史的深入研究,针对性地、及时地提出历史经验,党史资政功能就会得到比较好的实现。
(三) 加强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提供服务的能力。
新时期,党史工作的重点应转向社会主义时期的研究。研究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要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站在改革开放这个时代的高度对各方面的建设进行经验的总结,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借鉴;还要尽量避免单纯流水账式修史、就事论事,不加提炼式修史,并努力从不同层面上进行拓展和深挖,使历史具有层次感和厚重感,给人以历史的启迪。这是在间接资政和直接资政服务中都有体现。
(四) 要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情况和社情民意。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主席早就论证过了的切实可行、必须坚持的的领导路线。
作为党史工作者,必须了解基层, 深入到群众中,党史研究才能贴近实际。我们要从基层的人民群众中提取历史的细胞,透过现象进行本质的分析,与当前的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进行面和点紧密结合的系统研究,亦是资政功能的强大体现。当前,把深入基层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深入农村、社区的群众中间,了解群众的想法,有利于我们结合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紧密联系群众的丰富经验,对现实的做法作出总结,形成各种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
(五) 注重拓宽视野,发散思维,打开门搞党史。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打开门搞党史研究,开展横向交流和横向合作,加强与各级其他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了解和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情况,才能增强开展资政研究和服务高度和深度以及资政的时效性。例如,各级党史部门可加强与各级党政部门、各级党校以及高校、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资政专题研究,资政服务才会众人拾柴火焰高。
总之,充分发挥党史部门的资政功能,是党史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党史工作要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的大局,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就必须不断开拓创新,做好资政这篇大文章。在新的形势下,党史部门应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深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为正确应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提供历史借鉴,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为此,我们对进一步加强党史资政工作有一些初步的打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