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6周年、中共柳州地方组织成立81周年
试论红军过湘江群众路线工作探索
2017-05-03 11:59:00

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王泉基

【内容摘要】: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敌情最严重,形势最险恶、战斗最惨烈的战役。这场战斗最终以红军付出巨大的代价而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而结束,粉碎了蒋介石消灭红军在湘江以东的险恶用心。在湘江战役期间,红军路过广西桂北广大地区一共28天。红军在严酷的战斗中,仍对沿线的人民群众做了大量的工作,充分发挥红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宣传队的优势。本文主要对红军在湘江战役中经过广西桂北地区时所做的群众工作作初步的探讨,为党的群众路线发展历程提供一些探索思考。

关键词:湘江战役  红军  群众路线  探索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战,对红军之后的发展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与优势之敌苦战,以巨大的代价突破了第四道防线,最终粉碎了蒋介石围剿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占了主要地位,错误的军事政治领导,使得部队遭到严重的损失。血的事实逐步使大家认识到,必须改变“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我军才能取得主动,长征才能取得胜利。

湘江战役中,敌人不仅在军事上对红军进行“围剿”,在舆论上也对红军布下了一道险恶的“封锁线”。敌人在群众中制造舆论,污蔑红军“共产共妻”、“杀人放火”等,使得不明真相的群众陷入恐慌,对红军怀有较深的敌意。一些地区甚至采取了强烈的措施防止红军入境,或者采取躲避的做法,这些做法都给红军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但是,红军在经过广西桂北的这些地区时,在险恶的战斗和紧张的行军中,虽然刚开始因为群众的不了解以至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伤亡,但是仍然发扬了红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宣传队的光荣传统,沿途进行了大量的群众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红军经过桂北地区所作的群众工作,在党的群众路线是上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党在革命以及后来的建设中关于群众路线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经验。

一、红军湘江战役中走群众路线具体体现

(一)以身作则,树立红军良好口碑

当时的广西人民尤其是少数民族老百姓深受各种压迫,对军队的印象大部分停留在扰民、害民的军阀部队,对于从未见过的红军队伍,有着深深的不了解甚至恐惧。

红军进入桂北地区后,以身作则,用模范的行动为整个队伍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使得人民群众了解自己,并最终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红军在桂北地区建立良好口碑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制定和颁布群众工作的政策和措施

红军长征过程中,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早在1934年10月,红军就曾发出《加强连队的地方工作》以及《坚决执行阶级路线与群众路线!反对乱打土豪的行为!消灭一切脱离群众、破坏红军纪律的行为》的号召,这两个文件,主要的内容都是要求各连队认真做好群众工作,遵守各项群众纪律。此后,红军先后发布《创造争取群众工作的模范连队》、《关于瑶苗民族工作的原则指示》等政策文件,并予以实施。特别是《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则指示》中特别对少数民族的基本主张作出了指示:我党、我军对少数民族的基本主张,是反对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压迫和剥削,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给少数民族以彻底的民族自决权,并在精神上与物质上给他们以实际的帮助;争取弱小民族对于苏维埃与红军的同情、拥护,与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的协同动作;少数民族的上层阶级在反对民族压迫方面还带有革命的作用,应该同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同他们订立政治的与军事的联盟,经过他们去接近广大的人民群众,不求过早的去发动瑶民内部的阶级斗争;在一切工作中,必须不疲倦的向少数民族解释,少数民族和汉族劳苦民众是弟兄,必须联合起来,为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而奋斗。这个指示,是红军在经过桂北地区少数民族区域进行民族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与此同时红军总政治部还发布了《关于对苗民的口号》十三条等。

这些政策的颁布,是红军过湘江地区群众工作的重要指导,为进行正确的群众工作指引方向。有了正确的群众工作政策,广大红军指战员通过实际行动,坚决执行总政治部的指示,更加严格地遵守群众纪律,很快打消了人民群众的疑虑,获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2、遵守纪律,与群众秋毫无犯

湘江地区的人民群众深受军阀混战之苦,红军的所做作为,成为人民群众认知红军是一个怎样的部队的先决条件。红军指战员们严格执行群众路线工作的相关规定,以自己模范的行为,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红军在尊重妇女、买卖公平、关心群众疾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些工作都让国民党的谣言不攻自破,老百姓渐渐相信红军和军阀的军队不一样,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是人民的军队。如红军经过灌阳县的水车村时,群众原本逃到山上。但是后来红军为因为孩子生病而下山的农民夫妇提供了帮助,才打消了群众的顾虑,纷纷下山。

红军正是用严明的纪律,为民除害,坚决以实际行动实践党和红军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处处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从而消除了广西桂北各族群众对红军的疑虑和害怕,加强了军民间的鱼水之情,赢得了各族群众对红军的信任和支持。

(二)一切为民,为人民利益而革命

红军各项革命事业的实践与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疾苦紧密联系起来 ,处处体现为民的思想。广西各族人民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下,生活艰苦。而农村的土豪阶层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民群众深受其苦。如果红军不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不注意解决人民群众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很容易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红军在桂北地区进行军事战略的同时,不但深入群众,访贫问苦,帮助人民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的困难,红军还沿途打土豪,为民除害,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赞扬。据初步统计,红军沿途镇压的土豪劣绅有三十二人。其中,在灌阳水车的有七人,在全州有十人,在兴安十人,在资源五人。红军团以上均设有没收征发委员会,在同级政治机关的指导下进行对土豪财产的没收分配工作。所有没收的财物,均由“没委”登记、转账和处理。这些没收的物品,大多分配给群众。红军所到之处,对那些农民恨之入骨的坏蛋分子一律镇压,为民除害。红军一切执行群众路线中为民的思想另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对于火灾的,不论军情如何紧急,不论是敌人故意纵火栽赃还是自然灾害起火,一律奋力抢救。在龙胜龙坪寨是侗族聚居地,红军曾在大火中抢救了龙坪寨一座建于清嘉庆年间的重要的鼓楼,事后,群众亲切地把抢救下来的鼓楼称为“红军楼”。红军还对受到火灾的群众发放救济款和救济物资,仅在龙坪寨就发放救济光洋2000多元,极大地缓解了火灾给群众生活生产带来的困难。红军还严惩纵火犯,揭穿了敌特的阴谋。例如龙坪寨大火时,红军当场就抓获两名纵火犯,后对两名纵火犯进行了处决,群众拍手称快。

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使群众认识到红军是一支纪律严明的本质为民的军队,极大地扩大了红军的影响力,也使群众得到了实惠。敌人调拨红军和人民群众关系的阴谋破产了,红军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亲密。打土豪、分财物、抢救火灾、发放救济等这些具体举措的实施,是红军紧紧依靠群众,从群众利益出发而制定的措施,在现实的实施中收到效果良好,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观点中为民的思想。

 

二、红军过湘江群众路线工作的思考

(一)播种革命火种,燃起革命火焰

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成立以后就明确的,党一成立就从事群众运动,努力发动广大群众,使党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党。毛泽东同志说过,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湘江战役经过广西先后二十八天,时间虽短暂,但是影响深远,为广西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红军在湘江战役期间,积极发动群众和团结广大工农起来革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红军勤于深入民众了解情况,对当地老百姓表现出足够的信任;正确地将中国革命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目标结合起来,使广大老百姓相信革命,支持革命。在红军过桂北沿线时,出现了立田村这样的村庄。立田村是红军五军团第三十四师途径的一个村庄,曾送了一批多余的枪支给村里,希望村民保存好这批枪支,用这批枪支争取自己的解放。红军过境后,这个村经历了军阀严密追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迎来解放,这批枪支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红军留下的这批枪支就是留下革命火种的一个载体,是红军留下的“星星之火”。

在红军长征的宣传教育下,人民群众也从红军的实际行动中明白,由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为广大民众谋利益的军队,与旧军阀有着本质的区别。人民群众的心中播下了拥护共产党、拥护红军的火种。在解放战争中,就在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桂北最早出现的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如龙胜东北部的江底、泗水、马堤、瓢里、平等等地区。这些地区居住以侗族占多数且分布着苗、瑶、壮等少数民族。红军在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严格执行了民族政策,给少数民族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解放战争时期,这些地区中的侗族地区首先成立了农会。其中,龙胜东区人民政府和北区人民政府,是解放战争时期桂北唯一建立人民政权的地区。

(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革命培养骨干力量

我们党的革命力量来源于群众,又回到群众中,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并领导革命的正确导向。

红军过广西桂北地区时,由于政策、措施以及军队的所作所为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沿线群众从红军的实际行动中认识到红军是穷人的军队,是为民的军队,沿途的贫苦农民阶层深深热爱这支穷人的军队,纷纷积极行动起来,支援红军,参加到革命战斗中来。各地群众在各种战斗中通过不同的方式支援红军作战:有为红军送饭送水的,有为红军搬运伤员的,有掩护红军逃脱敌人搜索的,有给红军架桥、带路的,还有给红军做掩护护理红军伤病员的,等等。对红军支援最重要的其中一点,就是沿途的群众踊跃要求参军,仅全州县加入红军就达到七十人。人民群众的踊跃支持,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官兵,成为士气高昂,英勇抗战的极大的精神力量。人民群众为红军带来的新鲜血液,不仅体现为踊跃参军,还体现为后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展桂北地区党的组织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例如,灌阳的立田村,在解放战争时期,利用红军当年赠送的枪支,组成了游击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全村65户266人,直接参加游击队的33人,送粮送情报积极支援游击战争的167人。在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有6人,游击队家属和积极分子被抓进牢房的12人,被国民党反动派烧掉房子27间,但全村群众没有一个人向敌人屈服,最终赢得了解放。此外,红军在经过桂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时,深入少数民族群众中,在没有太多借鉴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和创造性地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工作,使得政治思想工作更有活力和耐久力,为这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革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根基。

(三)留下不朽丰碑,弘扬光荣传统

红军血战湘江,过境广西28天,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在广西各族人民心中树立起不朽的丰碑:红军长征时留下的标语、实物以及那些亲身经历过的群众,这些都在以实实在在的历史,弘扬着红军的光荣传统,宣扬着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红军在广西桂北地区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的创新性的探索实践,为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群众工作,发展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对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用群众路线开展革命斗争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为中国共产党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利用群众路线思想开展民族工作,制定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实践经验。红军在广西桂北地区的群众思想和实践,既是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的体现,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部分。

今天,我们必须继承与发扬我党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践行红军长征过湘江时群众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入探讨群众路线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开创一个群众路线工作的新局面。

           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王泉基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1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