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史专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2006-06-05 16:36:5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黄 仁 跃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85年的光辉历程可分三个阶段:建国前经过了28年武装斗争,夺取了政权,人民当家作主;建国后至1978年,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至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在全世界地位显著上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小康。

  一、成就辉煌,世人瞩目

  截止2005年底止,我国GDP18.23万亿元,人均GDP1703美元;财政总收入31628亿元,外汇储备8189亿美元;外贸进出口14221亿美元(进口6601亿美元,出口7620亿美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4万亿元;城乡居民年收入分别为10493元和3255元。2005年,我国综合国力仅次于美、英、俄、法、德之后,居世界第6位。

  在看到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历史上伟大与屈辱并存,现实中飞速发展与相对贫困并存,这才是真实的中国。

  二、差距扩大,令人担心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5∶1扩大到2005年的3.2∶1。即是说农民的纯收入不及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3,而城乡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差距已接近6∶1,致使农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例也由1984年的60.1%下降到2005年的34.1%。目前占全国总人口60%的农民在全国总收入中占不到20%,全国农民还有近3000万人未解决温饱。这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不能再发展下去了,否则,会对社会稳定形成冲击。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现在,我国经济实力已经具备向后进地区,向农村倾斜的条件,应抓住时机,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财政投入,高度关注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弘扬延安精神,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今年春节,胡锦涛同志视察延安时动情地说:“在延安这块土地上孕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要把延安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最先改革的是农村,贡献最大的是农民,但目前最困难的仍然是农民。几十年的经验证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问题,是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而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的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利。

  今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省部级主要领导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全党同志和全国上下要团结一心,扎实工作,真正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他在研讨班上进一步指出:“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人民发展全局性的根本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地解决‘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今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各级党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出发,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件大事,真正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重点,每年为农民办几件实事。”

  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由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比全国慢6年左右,农村人口太多,底子太薄,云南农村的问题将是长期的,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正视这一点。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保障农民民主权利,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自主权。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二是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把农民在物质文化领域的好处作为检验的根本标准。

  ②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2005年,我省农村人口3137.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4450.4万人的70.5%。加之我省地域辽阔,立体气候突出,地形地貌复杂,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94%,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建议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条件入手,在水、电、路、通信、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择其重点,每年办几件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切忌大轰,搞形式主义,一刀切等劳民伤财的事情。

  ③加速培养新型农民

  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劳动者。从现在起,全省就应着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他们成为本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很难实现农村全面小康。

  因此,建议全省各级各类农林院校,农业科研、推广和农业管理单位,教育和财政部门,都要把培训新型农民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扎扎实实做工作,为农民办好事。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195号